半岛体育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设计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服装造型设计过程中由平面二维向着多维立体形态设计的过程,立体思维设计创作灵感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就非常重要。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立体思维的创作过程,是服装结构设计思维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从当今服装流行潮流来看,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立体思维的塑造就是款式设计成功的保证。欧美在很早就流行的设计方法就是服装立体造型设计,作为服装设计中最直观的造型手段之一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因为其艺术手法非常有特点故也称:“立体裁剪”或“立体构成”,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是直接将面料铺盖在人台或者穿着在人体上直接进行造型的设计,在三维空间内塑造多种多样线条优美、风格含蓄、动静相宜且富有个性的造型.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是利用立体的方式,对服装的结构和造型进行分析和设计。在利用立体裁剪时,需要用到抽缩、堆积、折叠等立体操作方法。使用立体造成设计,可以使服装更加符合人体的特征,如其主要是将服装材料在人体模特或直接在人体上进行设计和改造,能够结合人体的特征进行制作,并能够直观的看到衣服在人体上的表现。目前常见的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坯布为设计材料的日本、美国立体造型方法,以纸为设计材料的意大利立体造型方法。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发展是从古希腊时期的无结构期,后来受到日尔曼文化的影响,设计开始注重服装的实用性,一直到哥特时期,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才逐渐成型。因此该种造型设计最开始是在西方发展,如卡腰、衬衣、马甲、大衣、蓬松裙身等等,注重人体的身材和穿戴的三维效果。我国对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应用半岛体育,主要是在近些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世界互联互通日益频繁,我国与国外的文化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以及国内服装文化的发展,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才逐渐在我国得到设计师们极大的普及和积极推广。也确实可以说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出现是服装设计界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给与人们对于服装设计要求带来无限遐想。让服装真正摆脱传统意义的束缚。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是赋予服装崭新的生命力。
在运用立体造型进行服装设计时,首先要结合服装设计本身的要素,如对款式、色彩、面料的把握,点、线、面的运用等。虽然服装立体造型主要注重的是服装的裁剪,但一名优秀造型师,能够在进行裁剪设计时,将色彩、面料的特征也融合到裁剪中,从而全面体现服装的亮点。如今在服装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元素和科学融入到其中,如运用色彩和光线造成的视觉错觉。立体造型设计要遵循服装美观和整体的特性,强调服装的视觉焦点和主体等,从而设计出最合适服装。
服装设计师在进行立体造型设计时,虽然较为注重设计师的经验和设计灵感,但立体造型还比较注重裁剪技术。只有良好的裁剪技术才能够将服装设计灵感更好的表现出来。本文主要针对常用的立体造型裁剪方法进行过了分析。
直裁法,顾名思义就根据布料的直线条进行过裁剪。利用直裁法能够使布料边缘更加完整,保证服装造型的整体性。直裁法沿着布料的纹路进行剪裁,能够更大限度的利用布料,并保证布料原本的形态,从而使服装更加流畅。横裁法是与直裁法相反的方向,这种方式能够保障面料的使用面积,但所制作的服装没有办法保证流畅感。该种剪裁方法运用的没有直裁法广泛。
斜裁法是沿着布料经纬方向45°进行裁剪,该种裁剪方式主要运用与时装设计中。通过斜裁法裁剪出的服装,能够感到更加松软,飘逸,体现出一种整体和谐感。然而该种裁剪方法,对面料的使用比较多。
曲线采伐主要是让服装呈现出波浪起伏的形态,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较为频繁,完成的服装造型也比较前卫。其可以将原本在审签的布料,直接转移到身后,发挥布料的弹性。
立体造型设计讲求服装的空间感。服装主要是作用在人体上,其主要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有些服装设计师过于注重外部空间,从而设计出的服装不够协调。因此在进行立体造型时,要注重内空间的设计,利用内空间的分割和缝合,可以使外空间表现更加多样化。服装空间设计要适应人体的特征和结构,通过多种空间分割方式,合理表现服装造型。不同国家、不同人工作以及不同性格的人群在选择服装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设计服装时,要非常注重人体的基本特征,需要根据人体高矮、胖瘦来作出具体的贴身设计半岛体育,保障人的活动空间需求。本文主要对几种服装立体造型技术手法进行分析。
抽缩法主要是要呈现布料的褶皱感,主要是对布料进行固定和抽缩,是布料形成较为自然的痕迹。在一些比较时尚、前卫的设计中,抽缩法的运用较为广泛,设计师可以根据服装的特点,采用直线、曲线等方式进行抽缩,且能够对褶皱的规则进行控制。如将其运用在服装的腰部上,可以使服装更加具有观赏性,抽缩法不规则的特征,使能够展现服装趣味特征。在进行抽缩法操作时,要保证褶皱量,从而使所要呈现的凹凸感能够得到体现。
面料再造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面料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即面料二次再造技术。而面料的选择与应用又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消费者对服装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有不同风格的追求。然而有些效果,设计师必须要通过面料再造技术对原有面料进行艺术加工,方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面料再造设计在服装设计上得到合理运用,满足时代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穿着要求。
面料再造技术是指运用各种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现有的面料进行再创性的设计加工的一种技术,使现有的面料表面产生丰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整合、再次处理,能产生设计者所需要的艺术效果,能使设计师们的扩散性思维不断延伸,并具有超常的想象创造性思维。面料的再造技术是面料艺术效果的二次设计重塑,是服装设计的装饰与点缀的有机结合、最佳运用,结合风格和造型特点,创新服装设计,改变装饰风格,装扮艺术效果,提高作品价值。色彩、造型、面料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元素,而面料的再设计又越来越被服装设计师们青睐和重视。面料再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激情。在近年来的全国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获得者中,很多设计者都是运用传统丝绸再设计面料,面料的运用功不可没。
色彩在服装设计上本身就具有“妙笔生辉”的冲击力,并有极强的欲望表现力。不同的服装面料给人以不同的色彩感觉。服装效果之所以更加艳丽,一般都是由色彩明度、纯度较高的面料设计而成,其面料质地光滑、细密,设计成品高贵典雅。相反,色彩明度、纯度偏低的面料给人以质地粗糙、稀疏感。因此,在服装面料设计再造时,应考虑到面料本身的色彩点缀,要么重点强调,要么温柔调和。总之要把流行色灵活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努力做到服装色彩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
造型设计简言之就是对外造型的设计。在服装设计中,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和服装设计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面料再造已经改变了面料原有的造型,为服装造型设计增添了内在的细微变化,增加了层次感,使其有主有次,次服于主,更突出主题。同样的造型款式,采用不同的再造设计,极大地改善了服装的整体效果。特别是在立体裁剪上拥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衬托出外造型设计,也充分展现了面料艺术再造所独有的魅力,独具匠心的服装面料再造技术化处理对服装造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和渲染作用。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应用在服装的局部设计上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突出服装的个性特点,局部再造装饰的部位可分为强调部位和衬托部位。相同面料采用不同再造技术,点缀在不同部位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强调部位都是在服装的边缘面积很小的部位,适合装饰点缀,如服装的门襟、领口、袖口、口袋、肩线、下摆等。这些部位一般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比较适合面料再造技术处理、强调、点缀,突出装饰的服装外轮廓效果。线条采用宽窄对比,以比例线条构成形式美法则,应用二方连续、点线面的艺术效果来体现半岛体育,如波浪、小皱褶装饰在领口、袖口,不但对边缘加以强调,而且在整体服装设计上还能增强美感、动感;刺绣再造技术应用在礼服边缘,会产生精致、高雅的效果。
衬托部位一般指的是服装的中间位置,是人的视线最为关注的位置。比如在前胸、后腰、背部、下摆等位置加以面料再造技术处理衬托,更能凸显穿着者风韵和别具一格的魅力。很多的时装、礼服都采用胸部的面料再造技术,形成平面与立体鲜明对比的特点,韵味十足的立体感很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风度翩翩仙子般的效果。通常,服装最显眼的部位就是胸部的各种点缀装饰,如果前胸部位采用褶裥、珠绣、贴花、镂空等不同再造技术,那么服装既精美细致又与众不同,给人一种视觉美感的享受。背部装饰适合平面再造技术处理。总之,在服装面料再造技术运用时,也要遵循呼应、重复、韵感等协调统一的原则。
服装面料再造技术的整体运用,也要遵循服装形式美法则,有强调、有点缀,既和谐又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比如,淡雅而质朴的压皱、抽褶、压花等面料再造技术,深受人们的喜爱;粗犷大方的面料与面积大小不同的面料的拼接、质地相同不同色彩面料的编织组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色彩丰富、斑斓起伏的效果。无论在面料的肌理上,还是形式质感上的再造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再生面料妙笔生辉,具备了面料独有的新风格、新特点、新面貌,深受当今服装设计师的青睐。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不仅是服装材质风格的创新,更是设计师的灵感表达和创意手段的创新。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在日趋变化、丰富,在服装设计领域中面料再造创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服装设计的选择空间。服装设计师从面料的再造技术上寻找创新突破,用以巧妙的创新设计,对面料整改与重塑。运用各种手段对面料的外观加以改变,装饰点缀局部,使服装整体更加协调、统一,充满了高雅的艺术性,并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服饰风格,提升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纽扣在服装设计中被广泛的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呈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给服装设计的多元化增添了更多的视觉语言。因此,纽扣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需要更多的探究与关注。以下几点主要从纽扣的装饰功能的角度进行论述。
“纽扣是重要的服装辅料之一,即链接服装两襟或衣物开口处的物件”①。这个概念是依据纽扣的实用功能而定的,由于目前纽扣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与它的实用(扣合)功能了,在装饰中也大量被运用到,而且装饰功能逐渐成为纽扣的主要功能。因此,目前对于纽扣并没有确切完整的定义。
节奏与韵律本身是属于音乐或诗歌的范畴,是听觉的感受,然而在视觉语言中也存在很多类似节奏与韵律的出现。何为节奏与韵律呢?将长短相同和不同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形成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叫做节奏。韵律是指诗歌中和谐的声音和节律, 即同韵同调,在长短句的句中或句末等处规律地重复出现, 增加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音乐具有节奏与韵律,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感受。每个音节之间的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音乐有着这样的节奏与韵律可以带给人们动听的听觉享受,然而视觉艺术里同样存在着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的节奏与韵律。服装设计属于视觉艺术之一,服装设计中存在很多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比如:服装图案的重复使用,服装色调的对比,服装形式的变化,纽扣的疏密排列等。服装设计中纽扣的运用无疑就是服装节奏与韵律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下面将通过纽扣在服装设计中出现的不同形式具体分析纽扣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首先,纽扣以点的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这里的点具有两层含义半岛体育。一是以单颗纽扣的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把每一颗纽扣当做服装中的一个点;另一种是多颗纽扣的运用,相对于服装设计中其他要素而言,纽扣则是服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点。“点是言说,却又代表静默。几何点的存在形式最先见于语言。话语中,点代表中断和无内容,这是作为消极因素;同时点又在文句间承上启下,这是作为积极因素。点的书面意义,就是如此。”②由于点在空间中的大小多少方向位置疏密的不同,其视觉效果也不同。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有相对的参照物。纽扣相对于服装就是一个点,在服装设计里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2012年2月17日,伦敦时装周开幕当天,中国服装品牌“依文”与“例外”以“山水”为主题展出的服装中,以简洁大方的裁剪,沉稳的单色调,加以中国刺绣的工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如图1、2)其中设计师在纽扣上也是颇费心思,以中国特有的石墨作为原材料,在每一粒纽扣上雕饰精致的龙形图案,充分的展示出设计师对于纽扣这一细节的重视程度。精细的纽扣与简洁大方的服装形成了对应,体现了繁与简的节奏之感。纽扣在此设计中同时也起到了视觉中心的作用,成为了视觉中心的点。纽扣以点的形式出现在服装设计中,主要是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的大小、疏密不同的位置关系来表达节奏与韵律之美。
第二,纽扣以线的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线是由点的移动而来,点的运动轨迹就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线。线的形态比点更活跃,更具有动感,变化更加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纽扣把线的这一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每一颗纽扣都可以看作一个点,正是由这些点的不同排列就形成了丰富多变的线。例如:Alexander McQueen2011早秋系列女装以军旅风为基调,突显庄重而整齐、严肃而一丝不苟的设计风格,线条流畅、剪裁精当,整齐而对称。(如图3、4)设计师Sarah Burton大量的运用纽扣作为主要的装饰元素,金黄色的纽扣与整体的服装风格相得益彰。设计师在纽扣色彩的选择与纽扣的排列上做了精心的设计。设计师把纽扣以曲线的形式排列,不仅突出的展现了完美的服装结构线,更加表现出纽扣形成的曲线所具有的节奏与韵律之美。纽扣所形成的线条不仅具有直与曲的对比,还有虚与实的比较,纽扣排列形成的是虚线,然而服装的结构线是实在的线,这一对比也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因此,在服装设计中纽扣排列形成的线主要是通过直与曲、虚与实、疏与密、长与短、粗与细等变化,以此来表现节奏与韵律之美。
第三,纽扣以面的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线的展开或者封闭和三个以上不同直线上点的连接都可以形成了不同的面。纽扣在服装面料上的不同排列形式不仅可以组合成线,同样也能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面。服装设计中单独的纽扣可以形成面,多颗纽扣的聚集也可以形成面。如图5:2012路易威登春夏时装的时装,设计师大量的采用纽扣,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面。在以深蓝色为主色调的基础上,加上白色的纽扣作为装饰,打破了服装本身的沉默。使其在色彩上,块面的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变。白色的纽扣所形成的面与服装整体深蓝色的面形成大小的比较,这一比较突出表现了服装的层次感。所以在服装设计中,纽扣所形成的面是通过面积大小的对比,面的不同形状,面的叠加来展现服装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综上所述,纽扣本身具有材质、色彩、大小、形状上的丰富变化,不同材质的纽扣可以使服装材料更加多样,不同色彩的纽扣可以使服装的色彩更加丰富,大小形状不同的纽扣也可以使得服装的形态更加多变,再加上纽扣在服装设计中排列形式的多样性,纽扣在服装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愈加重要和突出。
每一颗纽扣正如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在服装设计中形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纽扣本身作为静止的物体,但是由于纽扣的灵活多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服装设计中,给服装设计增添了更多的节奏与韵律之美。这一动与静之间的转化,纽扣则通过服装表达出了内在的声音。这就是小纽扣在服装设计中的大作为。
[1]张怀珠,袁观洛.新编服装材料学[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指异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和平常相反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服装设计中运用逆向思维,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创意来设计服装,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逆向思维的内涵,又从不同方面阐述了逆向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高速发展,服装设计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着。过人的设计思维能力是服装设计师必备的基本素养,然而变幻万千的服装风格给全部的服装设计师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想要与时俱进,拿出新奇的创意越来越难。因此,这时候就显出来逆向思维的重要性了,运用逆向思维成为了引领服装设计潮流,推动世界服装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要重视自身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服装设计们要快速适应时代特征,创新设计理念,把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其次,服装设计们要注重对生活的实践和观察,拓宽自身的设计思路;最后,服装设计们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争取设计出风格各异的作品,进而促进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
逆向思维也称为求异思维,它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或者事物反过来思考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我们常说的反其道而思之,引导思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从对立面探索和思考问题,进而形成新形象和新思想。当人们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我们却以相反的方向为切入点,这中思维模式即为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习惯于按照事物的正方向探寻解决渠道,但针对于一些特殊问题,我们若从相反方向入手,由结果往前推,并充分运用已知条件,这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在服装设计中运用逆向思维,是指在设计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传统设计方向的反方向寻求设计灵感,并在设计时有意识地逆向思考,大胆创新并付诸实施,颠覆传统的设计思路和理念,进而为服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使设计作品呈现出新的审美特点。
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中的核心元素,对服装设计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俗语说:远看颜色近看花,要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对色彩的搭配及应用要极其用心,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巧妙在设计中运用逆向思维,创作出独特的色彩效果。若是把一些平时被认为是极端的或是不被人们接受的色彩巧妙搭配,也可能会得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例如,在人们眼中:“红配绿,真俗气;红配紫,难看死。”服装上这些极端的色彩搭配确实需要勇气,但若是把色彩的饱和度降低,再配以民族风格或是个性前卫的剪裁,就会形成别具一个的效果。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色彩的面积比例和色彩的纯度。面积比例要注意采用3:7大反差比例并且不同色彩的纯度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视觉平衡。又如,不同类型服装的惯有色彩经常会限制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制服、工装等类型的服装在设计时往往会因为注重其实用性而忽视了服装的美观。当今,服装材料不断发展,像纳米材料、抗污拒水材料等新型材料陆续出现。同时,工厂的操作环境也朝着电脑控制和无污染的方向改变,因此,在设计制服类服装时,可以大胆地采用逆向思维,把一些不经常使用的高饱和度色彩巧妙搭配,或用低饱和度色彩和明亮色彩的对比、或运用相同色彩的对比色,这样一来,不仅改变了传统制服类服装单一、呆板的印象,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色彩的流行也经常会被逆向思维所影响。厌倦了绚烂亮丽,就怀念如春雨润如酥般的恬静淡雅;厌倦了恬静淡雅,就又想起了分外妖娆的绚烂亮丽。因此,在高饱和度色彩流行时不如另辟蹊径,设计温和清雅的服装色彩,而在低饱和度色彩流行时,可以设计一些非主流的玫瑰红或者宝石蓝的服装。总之就是在服装设计中,色彩设计要经常使用逆向思维来思考。在服装设计之前,先了解当时流行的设计方式,再反其道而思之,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但这种方式并非适用于任何地方,还要注意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文化背景、穿着环境及个性风格等种种问题。
逆向思维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服装的风格和类型两个方面。服装的主要类型包括礼服、高级时装、休闲装、职业装、运动装、内衣等,倘若在设计某一类型服装时大胆尝试其他类型服装的元素,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二十世纪90年代初,著名歌星麦当娜以一款黑色西服外罩黑色内衣的服饰震惊了世界,这种“内衣外穿”的设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如今,内衣外穿已经不再惊世骇俗,它早已堂而皇之地占领了新新人类的衣柜,大街上穿着清凉的女孩子也不再吸引人们的目光,这就是逆向思维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一个成功典范。此外,还可以把运动装的特点融入西装的款式设计中,把运动装中常用的图标、线条设计和西装的设计巧妙结合,为西装增添时尚和活力,改变其刻板、守旧的面貌。纵观古今中外服装设计的发展过程,时装的流行走向往往被逆向思维所影响,当某种设计风格大行其道时,与之相对的风格便要慢慢崛起了。比如在某段时间流行造型前卫、绚彩亮丽的服饰搭配,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倾向于此类豪奢华丽的设计风格,而当这类风格占领大街小巷时,人们就又会审美疲劳,从而思念那种简朴、清新的风格,进而演化为一种新的时尚风格。因此,若想一直站在流行的最前沿就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把握时尚先机。许多世界闻名的服装设计大师也曾用逆向思维成功地创作出一些令人瞩目的优秀作品。著名服装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就非常善于“借鉴”,她的很多服装设计在细节上都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她在西装设计翻领中加入了鸡心形、三角形、茶匙形等元素;还有那些类似鞋型的帽子、配有抽屉口袋的外套等,夏帕瑞丽的设计常常给人以既奇且雅,怪而不俗之感。而有着“朋克教母”之称的薇薇安・韦斯特维德,她的服装设计自成一格,经常运用反常的审美观点,把反抗、叛逆的风格运用到极致,受到大多数追求个性的时尚青年的追捧,令这种离经叛道、荒诞搭配的设计风格经久不衰。但是,在服装款式设计时运用逆向思维要注意把握不同服饰风格、类型之间的结合点,寻找不同服饰元素之间的共同点,力求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境界,切忌教条主义、人云亦云。即使薇薇安韦斯特维德的设计也并不是“胡编乱造”,她的每一种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形成了自身的设计体系和生活品味,是其他任何服装设计师都无法完全模仿出来的,正是这种对尺度的把握才是最值得人们研究和学习的。
服装工艺的装饰品种多样,风格各异。同样类型的服饰,运用刺绣、镂空、滚边、印染、镶嵌、拼贴等不同的工艺装饰方法会造成风格不同的视觉效果,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服装类型。因此,服装设计的创意范围广阔,但好的创意也需要长久的积累,只有运用逆向思维,才能避免江郎才尽。“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诗句。在这首诗歌中,屈原多次提到他对服装的审美观点,反映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尽管当时没有服装设计之说,但是屈原所描绘的披上白芷与蘼芜,缀上秋兰为佩带,可以说是他浪漫主义服装设计的佳作,这种设计的特点就是注重服装配饰的搭配手法,也就是不流于俗套的逆向思维设计手法的具体体现。纽扣可以说是服装工艺装饰中的重要一环,是衡量服装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良好的纽扣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服装的价值。以造型来看,可以使用古钱币形、嘴唇形、动物形等有趣的造型;以材料来看,可以使用编织珠花、古典家具的金属拉手、奇异怪石、陶瓷饰品等,这些奇思妙想就是逆向思维的在实践中的体现。逆向思维也可以用到拓展装饰范围中,例如将常用于中式服装中的传统刺绣用于羽绒服、西装之中;也可以把常用于内衣中的针织物装饰品拓宽到牛仔裤、风衣、西服之中,甚至可以用作耳环、手链、项链等。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服装的档次和舒适性有重要的影响。但长久以来,许多传统的服装设计理念禁锢了设计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装设计的发展。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逆向思维,在服装设计中主张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厚薄面料不在反季节中使用,这种旧观念在现今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恒温面前而站不住脚。丰满柔软的裘皮与垂坠飘逸的绸缎面料原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但在逆向思维模式下,这两种面料却得以完美搭配。此外,近年来混搭风也愈加盛行,即在服装设计中将不同的面料进行拼接、点缀以产生多样化的视觉效果,深化服装的内涵,丰富服装设计的表现语言。(如图1)在传统模式下,不同的服装类型都有相应的固定面料,比如大衣――毛料、礼服――丝绸等,这些设计习惯大大制约了服装设计的发展。若要引发新的流行时尚,必修要用逆向思维打破陈规。例如把用于内衣的针织面料融入高档礼服中,这样可以发挥其柔软、透气、贴身的特点,当然还要注意它们的色彩半岛体育、风格的一致性。再如,近年来唐装的风行带来了传统中国绸缎的兴盛,古典的造型和款式在世界上刮起了一阵“中国风”,但是物极必反,在人们渐渐厌烦了满大街的大袖和立领之后,不如来个“中西合璧”,在西方款式中融入传统绸缎的设计,这样更能符合当今人们的多元化的需求和品位。(图1)
服装设计师的灵感多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善于观察,了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对设计主题、市场流行、设计师动态等内容有全面的观察和了解。同时,在观察中,还应打破传统的观察习惯,从侧面、反向等多角度观察,以实现设计思维的突破和转换,进而设计出“逆向”作品,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其实,逆向思维不能刻意追求,而应在日常观察中寻求灵感,以观察为基础,寻求新颖了服装设计思路,进而通过实践加以实现。
社会经济发展下,现代腐蚀设计面临更高的设计要求,其不仅体现在服装的构造、风格等方面,还涵盖了内涵、美感的传达,逐渐成为现代人认识美与审美实现的重要载体。而不同的服饰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中体现了重要的文化。就现代服装设计工作而言,它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现代所谓的流行元素的冲击,已经难以从中体现我国服饰文化的特征,所以在现代服装文化设计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元素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化的服装设计结合传统服饰文化,应当遵循现代审美需求,避免过度地添加传统服饰元素,需要探究两者之间的正确结合点。要实现现代服装设计工作中的特色文化体现,设计人员应当将传统文化中重要特色性的元素进行提炼,并合理的进行应用。首先设计人员应当积极实现传统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创新,其次还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避免生搬硬套的设计应用。另外,设计师也应当加强对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归纳并利用独特艺术造型进行相关内容的呈现。
中华的传统文化为服装设计工作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素材,包括书法、国画、诗词等多种元素,服装设计师在实际设计工作当中应当积极的从传统文化当中进行全新的设计元素的挖掘,避免受到传统的服饰文化的影响,不断实现传统服饰文化的补充。当前的设计工作者已经有意识地实现了这一发展,只是依旧没有实现大面积的普及。例如在北京奥运会文化衫设计中,设计人员就将书法元素代入到的服装设计工作当中,实现了现代服装设计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切实结合。另外,传统元素寓意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包括牡丹、龙凤以及祥云等都是重要的应用,是中华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所以,加强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创新十分必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很多的传统民族服饰,可以将其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例如常见的传统服饰文化有青色、中国红以及琉璃瓦等颜色,这些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结合得非常好,比较出名的有青花瓷。这种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的结合可以体现出服装使用者的尊贵气质。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服饰文化的色彩灵活运用起来,并与现代服装的特点相融合,使其更加协调。我国目前对于旗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从现代旗袍的外形特征来看,与传统旗袍相比多了很多的新元素,但是其中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而且可以修饰现代服装的特色非常鲜明,对于保持旗袍的尊贵端庄感非常有用。
中国的传统服饰造型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文化,而且强调对称性,展现的是一种和谐美。例如在汉朝,玉坠是作为一种提升人的气质和地位的装饰品,通常都是系在左右腰间。这种对称性的装饰手法可以应用在当前的服装设计当中。这种传统的服饰造型与我国的儒道文化相关,在体现和谐美和对称美上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在结合的过程中要避免一味地在现代服装中展现对称美,而是要将服装的个性特征通过对称展现出来。例如从对称美这一种造型跳过去,找到一个能够突破这种服饰局限的方法,比如现代服装比较流行的单肩造型和单袖造型都能够展现出一种和谐的个性之美。第一,从现代服装设计与传统服饰的机构造型相结合可以知道:设计者要从传统服饰的点、线、面入手,方式用力过猛容易导致现代服装体现出呆板的特点,而强调对称的灵活性,最好要体现出层次感。我国传统的服饰中有很多细节上面的东西,体现出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尤其是点线面,比如在我国古代长袍即为面,纶巾和腰带则为线,至于主要作为装饰作用的玉坠和玉佩等是点的作用。将这三者充分结合起来可以真正地展现出着装者的气质,而且还会增加服饰的灵活性。现代服装设计结合了这一点之后,可以服装的整体气势提高,使其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第二,立体形态方面,现代服装设计结合传统服饰的造型结构的时候,还需要重视立体形态方面的借鉴。传统服饰当中大多都是宽松的款式,这种款式可以将着装者的体型放大一些,使其看上去更加得丰满。但是如果这种宽松的形态没有控制好,则会导致服饰美感被破坏。因此设计者要结合现代人对于身材的要求,借鉴的时候要选择最具有价值的部分。比如现代服装设计可以从服装的平面感入手,使服装的整体感更加立体,也得以展现着装者的体型美感。第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服饰的叠加感和层次感。不同的人对于胖瘦的看法不一致,可以将其称之为审美观。服装设计者的价值就在于将服装美学价值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使着装者的身材缺点能够被隐藏起来。这都是需要服装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充分结合传统服饰中的叠加感和层次感。传统服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时候容易水土不服,所以现代服装设计者要从当下服装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准确的结果之后找到一种可以有效运用传统服饰的方式,增强服饰的美感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使其销量能够大大提升。
服装设计师在把握服装的整体造型、色彩及面料时,往往会受到国际流行趋势的制约及巴黎、纽约、米兰、伦敦、东京等地的国际服装设计师的影响。而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在服装细节设计上进行创新是区别于他人而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如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就是在面料细节的设计处理上找到了突破口而设计出了闻名于世的“一生褶”系列。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服装细节的设计视点和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服装艺术创作中。
视点即视觉焦点。设计视点是指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所表达的设计思想集中体现在某个部位视觉焦点上。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细节的设计视点除了体现在服装的装饰部位、形态设计、工艺手段、面料设计及附件设计上,还体现在各种服装风格的表面装饰上,而前者的设计视点是大家熟知的,本文主要从服装风格的表面装饰细节,如:结构裁剪性细节、功能性细节、装饰性细节以及边饰性细节四个方向来分析服装细节的设计视点。
结构是指物件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服装的结构性细节即局部结构细节,包括服装裁剪细节。服装的结构因素大体上可分为领、袖、袋、腰、分割线、省、褶、沿口、边摆、工艺等。服装在沿袭、渐变等发展过程中,虽然各结构因素的外在形式有以往形成的固有模式,但有可发展变化的无限空间。如一件夹克衫,不同的过肩分割方法和工艺变化,会使普通的夹克产生结构上的改变,而收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又如衣衫的胸省改用细小的褶皱处理,就会为服装增添许多时尚的砝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变换或调整服装的结构性细节,能使原本呆板、平面、单调或严肃有余的服装款型变得生动、立体、丰富、活泼。这种设计手法是设计师丰富服装形式美的有力武器和制胜法宝,尤其在时装设计中更是被广泛地运用。如下图所示服装图例便是运用了结构性细节设计。
功能即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设计中的细节,许多是因为需要才设置的美化,一般是在与功用的有机结合上体现。服装的功能性细节是指服装的局部设计除了起到美化效果外,还强化了服装的功用和性能。例如,普通的绳子或带子运用于服装细节设计之中,便开始有了更多的新用途。如服装的前胸、衣片的拼合线、后背、腰部用编织材料进行装饰时,不仅能使服装适体,还能在服装的功用上起到缩紧、加固等作用,增强了服装的灵性和美感。又如在窄紧的一步裙的两侧镶上烫褶雪纺或蕾丝,不仅增强了服装的对比效果,还能使穿着者更轻松地迈步。这些功能性细节设计在服装艺术设计中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如下图所示服装图例便是运用了功能性细节设计。
装饰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变得美观。服装常用的装饰手法有刺绣、钉珠、立体化、钩编、镂空、打磨、做旧、缉明线、镶边、包边、流苏、印染、手绘等等。在服装设计艺术中,装饰是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因此,设计师掌握各种装饰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服装设计艺术中,服装的风格一旦确定,其装饰性细节也就相应地确定了。如优雅、高贵的晚礼服上适合装饰与之风格相匹配的立体化、钉珠、刺绣等细节;牛仔服装则适合流苏、做旧、打磨、猫须等粗犷风格的装饰性细节;在童装设计中,则常运用各种可爱而夸张的卡通图形或艳丽的色块拼接等装饰细节来突出童装稚趣、可爱、轻松的设计特点。总之,廓形越是简单的服装,越合适做装饰性细节设计。反之,廓形越是复杂的服装,越不宜在上面添加装饰细节了,以免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如下图所示服装图例便是运用了装饰性细节设计。
边饰即边角的装饰。在服装设计艺术中,边饰常表现于服装的领边、下摆边、袖笼边、袖口边等处。而服装在完成其基本制作工艺时,往往这些边的处理便成为设计师加入细节设计的最佳地方。尤其在女装和童装设计中,这种边饰性细节设计更是被广泛地应用。
常用做服装边饰的材料有蕾丝、花边、钩编、流苏、雪纺等等。在工艺处理上也是推陈出新,如传统蕾丝通过钩针等方式与面料融为一体,形成更为完美的结合。而浪漫飘逸的荷叶边饰、层叠效果的花瓣感边饰、细碎的流苏边饰是营造优雅、浪漫而又风情万种的服饰形象的极好选择。同时,这些丰富的边饰性细节设计也为服装的整体设计注入了精彩的神韵。如下图所示服装图例便是运用了边饰性细节设计。
此外,服装的细节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服装的整体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并对服装的整体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服装各部分之间细节与细节的造型、材质、工艺等设计因素也要相互依存,相互协调,避免混乱。
可以被称之为细节的东西,通常值得特别端详和品位。在人们的视觉感受中,细节通常是精彩、生动的点缀,成为设计的点睛之笔。而一件服装的风格和基本外型一旦确定之后,会有多种细节布局与之相配,换言之,在这个廓形框架中可以变换多种细节设计。细节设计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设计作品的成败,也反映出设计者设计功底的深浅。因此,设计师掌握一些服装细节的设计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服装细节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如下几种:
材料再造法是指通过改变原有服装细节的材料而产生新的视觉效果。材料是组成服装的先决条件和最基本要素,也是设计师的内心情感和创意构想的载体。再造意为重塑,是设计师按照个人的审美和设计需求,对现有的材料进行融合、多元复合或单元并置等多种手法,从而达到材料创新的目的。首先,设计师应充分把握材料的特性,对各种材料制成服装形成后的效果要有一个初步的设想。然后,对材料重塑的可行性进行审视和探索,以免弄巧成拙。
材料再造法常用的技术和传统工艺有:印染、打磨、腐蚀、打孔、钉珠、刺绣、流苏、镂空、嵌饰、揉搓、手绘、喷绘、衍缝、抽纱、撕裂、编织、烧洞、镂刻(皮革、金属)、折叠(褶皱)、做旧、丝网印等。材料通过再造后被服装设计师赋予了新的面貌,它既可以用于服装的细节设计,又可以用于整个服装之中。相对而言,用于局部细节设计要比运用于整体服装设计中要简单、灵活得多。因此,许多成功的设计师已将材料再造作为其标新立异的设计手段。如三宅一生就是在材料创新上找到了设计的突破口,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被称为“面料的魔术师”。
工艺转换法即在不改变服装原型的构成内容的情况下,通过转换原有的工艺细节设计而形成新的设计。工艺设计是构成服装的基本要素之一,也越来越被设计师所重视。一套服装并不仅限于使用一种加工工艺,应该融会贯通,互相补充。如一款两用衫,在工艺细节处理上可将原有的缝头朝里转换成缝头在服装的正面,给原本较为正式的服装式样赋予了休闲的涵义,也丰富了服装的视觉语言。又如在牛仔、夹克等服装的结构分割或拼接处,用粗双线替换原有的细单线,能使服装更显粗犷风貌。因此,巧妙地运用工艺转换法往往能使服装产生新的形式美,是设计师做细节设计处理的常用技巧。
位移法是指对服装原型的构成内容不做实质性改变,只是移动局部细节的位置。它可以是移动原服装的某个零部件、色块及图案的装饰部位等使服装达到另外一种形式美。以服装中的装饰图案为例。在不改变其纹样构成的情况下,将装饰图案移动到既合情理又有创意位置上,使服装产生新的设计意义。因此,位移法既简单又有效,关键是考量设计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整体设计的掌控力。
总之,服装细节的设计是否得当,完全取决于它们在整体服装上的地位与作用,若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即使局部设计再“出色”,再“精彩”,也会破坏服装整体造型的美感。因此,无论是服装细节设计还是形态设计,所有设计要素都必须服从于整体设计思想,统一在整体造型和风格中。一切细节设计与整体的关系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并围绕着一个标准,即功能与美的统一。
服装设计材质其载体就是面料,是对服装设计衡量其是否成功重要的元素,在服装的设计中,面料选择对其工作开展有关键性意义。服装设计所讲究的是面料、潮流、色彩、时尚、款式及舒适。服装面料的再造艺术就是于面料的一次性设计基础上给予其二次设计并主要体现在面料协调性、面料艺术性与面料功能性,促进了服装设计艺术价值的提高。对服装美学色彩进行了充分的体现,服装的面料不同,其纹理表现效果与肌理表现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应依据服装特点与服装类型对面料进行选择,将其功能性充分发挥,以达到其存在价值提升的目的,在对其功能性考虑基础上,对面料进行再设计,有利于视觉效果的增强。在对其进行再造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审美观与舒适度,不断优化二次设计,促进服装设计整体效果的提升。
在服装的设计中,面料的再造艺术应与服装属性特点或者服装整体效果相结合,并进行合理化与科学化设计,应注意服装整体的艺术效果与面料的再造艺术相融合,实现其形式与风格的统一,遵循协调性原则。如果服装整体的设计风格与其面料的再造艺术不相符,那么就会发生风格混乱,没有主次,缺失协调性。面料的再造艺术应与其整体风格及设计特点相协调、相统一,以保证服装的整体效果。
面料的再造艺术应按照设计原则进行,其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设计原则,实现其合理性与规范性。其设计原则主要以功能性为主,将人们对服装设计的体感充分体现,其设计应依据人群、场合及季节等进行设计。比如说:为满足环境需要,高级宴会礼服面料应选择垂感好、丝滑的;冬季为达到保暖效果,面料应选择紧密厚实的。面料的再造艺术在服装的设计中就是以功能性为基础,并在其价值保证的基础上,体现其艺术与美感。
面料的不同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与艺术用途也不同,服装面料都是有自身工艺特点的,并且对其设计工艺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面料的再造艺术能将其深度的艺术内涵充分挖掘,并利用专业性工艺技巧对其给予创新与完善,达到视觉效果与艺术效果增强的目的。服装面料一次设计都是较为简单的,修饰性也比较弱,艺术性表达可以说是差强人意,而再造艺术是对其一次性设计上的创新与完善,使服装更具美学效果与艺术色彩。
编结技术是依据不同粗细与不同质感的装饰花边、线、布条及绳带进行编结或者钩织,将其塑造成富有感染力与创意的设计作品,形成视觉效果,连续、凹凸、对比、交错,对设计者创作个性与鲜明审美观及独特设计语言进行了充分体现。
在原有面料基础上使用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材质,并使用多种方法,比如说绣、黏合、热压、车缝及补等工艺手法,促使其织物的表面形成对层次及立体设计效果。面料外观形态也可以使用堆积、盘绣、点缀、绒绣及刺绣等工艺进行丰富。面料加法处理能使面料呈现凸与凹肌理的对比,将原本平面材质呈现浮雕般立体效果,有利于服装内涵与服装品味的提升,其审美趣味性得到增强。
依据设计的构思需要,使用一定的工艺手法破坏原有面料,例如说磨砂、剪切、镂空、烂花及抽纱等,将面料的原有形态进行改变,材料的原有组织结构被破坏,使其织物产生通透疏松、错落有致空间感,或者是凌错、规则整齐韵律感。面料处理手法在服装设计中一般都是使用钻孔、镂空及破洞等,装饰服装局部,对无规律材料及残缺材料赋予美感。
面料的再造设计有时并不是只使用一种处理方法,而是将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说刺绣与剪切联合使用,拼缀与镂空联合使用,面料因此产生新的形态。对于综合设计的灵活运用可创造出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面料表情更加丰富,变得更具有观赏性。
设计师于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对面料整体进行二次创造,对面料本身韵味、肌理及质感进行强化,体现了设计师对服装造型与面料再造之间的协调能力与把握能力。此类服装款式相对简单,侧重点是面料的变化。比如说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可以让世界瞩目他的作品,主要是他可以对面料很好的把握,在每次设计前,对面料选配与再设计上他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他所设计的衣服都是将其先缝制成二维轮廓,将这种扁平而且没有生气的面料通过热处理压褶,将原有面料形态彻底改变,变成永久性褶皱服装,使其具有动感立体形式。该独特的褶皱面料其轮廓简洁,烘托了其有趣肌理效果。
根据服装产品定位与服装设计理念,强调或者突出某一部位变化,使其局部面料可以从整体面料中突出,对其进行再造设计。局部面料的再设计是整件服装设计亮点,可增强整体面料与局部面料对比性,突出局部。局部设计一般是衣服边缘、袖子、腰部及领部等部位,比如说于服装袖口通过珠绣或者刺绣使其更饱满、更精致,与整体单一性的服装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服装欣赏性的增强。菱沼良树是日本服装设计师,对面料的再造艺术有浓厚兴趣,他的再造艺术不是对整块面料形态改变,而是依据需要对其进行局部的处理。相比于大部分服装的面料线条较为疏离,他所选择的面料线条为局部密集,此种反差对视觉效果是非常有冲击力的,其服装的卖点与看点就是这些细节设计。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艺术追求,这种追求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体现则是表现在服装细节设计元素的多元化。褶皱是服装细节设计中应用的重要元素,在很多大牌服装和流行服装设计中都有明显的体现,通过褶皱富有形式的变化,给人带来了服装设计独有的视觉审美效果,突出了服装设计的时尚品味和服装设计者想要向人们传达的服饰理念。为此,文章对服装设计中的褶皱艺术进行分析。
褶皱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细节元素,对塑造服装造型、表现服装面料质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褶主要是指衣裙按照一定规律折叠产生的纹痕。皱主要是根据服装面料通过紧缩、揉捏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纹路。
褶皱作为服装设计的重要要素,以不同的形式在服装上的不同部位体现,比如肩膀、衣领、腰部、袖口等部位。服装设计选择的材料不同,应用褶皱艺术所形成的服装设计效果也不同。褶皱在本质上存在不同的审美形式,褶在经过处理之后会呈现一种视觉上的审美形态,具体是将面料按照尺寸、数量要求进行设计,体现了一种规则和变化交相辉映的设计状态。皱则是有活皱、死皱和正皱、反皱的区分,视觉效果讲究规律、工整,体现了一种延伸感。
褶是服装设计中常见的设计方法,主要是对面料的有序排列、折叠,从而呈现出服装设计一种充满质感的形态,体现服装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服饰内涵文化。服装设计中褶的设计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装设计要严格遵循褶的设计规律、设计数量,在对面料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尺寸大小和数量比例进行,褶的方向、数量、尺寸等要充分考虑到人体形态。保持褶方向、尺寸和数量一致下设计出来的服饰会比较工整、有规则,能够向人们传达出一种严谨的服饰态度。褶方向、数量、尺寸大小的不同比例安排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服饰视觉冲击感受。宽窄安排整齐的排列会让的服饰视觉朝着横向发展,设计出来的服饰更加适合高瘦的人穿。第二,服装设计要严格遵照褶的设计技法进行,充分利用褶的活褶、死褶、正褶、反褶特点。其中活褶工艺主要是将面料的一端进行紧密缝合处理,另一端自然打开,进而给人带来一种放射性、流动性、灵活性的服饰设计视觉效果。死褶工艺是应用机器对服饰的面料进行有规律的压烫,能够提升面料本身的厚重感,最为典型的应用是百褶裙设计。正褶大多数情况下是体现在面料的表面设计中,主要是将面料折叠在衣片的外侧,能够给人带来较强的体积冲击感。反褶则是被应用在面料的内部,是指将面料折叠在衣片的内部,且在衣服的正面能够看到折叠处理之后的线条,体现了服饰设计的延伸感。
皱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大多数的表现形式是堆砌、悬垂、抽线和揉捏工艺。皱的最主要设计特点是随意性,体现了服装设计自由、亲和、休闲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放松的感受。服装设计中皱的设计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抽线和松紧缝制方法。皱的结构特点和呈现形态需要借助抽线的工艺来体现,具体表现在通过手工或者缝纫的方法在所选择的面料上应用宽针缝制,在缝制的时候需要留出一定得空余,形成服饰设计的自然垂皱。在抽线操作的时候如果想得到更加紧密的皱,需要将布料的宽度放大,需要选择轻薄的面料进行服饰制作。另外,在基本的抽线操作之外,还可以应用松紧带紧缩的形式形成随意的皱,丰富服装设计的款式类型,给人带来别样化的服饰设计视觉冲击效果。第二,披挂、包缠等方法。服饰设计中皱的设计方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皱。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皱设计一般会应用系扎、披挂、包缠、牵拉等多种形式,具体设计操作是将面料放在立体化的人体设计模型上,进行比对塑性操作,设计出随性自然的皱,基于人体凹凸不平的特点,就将面料放在人体模型上的时候可以放任形成一种自然的垂皱形式。
服装造型设计两个重要因素是装饰性和功能性,服饰最终呈现效果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褶皱在服饰设计中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具有实用性的作用。褶皱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本身的立体形态,在外形上体现运动特性和美感特性。为此,现代服装设计要充分体现褶皱设计的适用性,实现服饰设计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协调统一。在以往的中西方服饰设计中,褶皱设计重点强调的不是装饰性,而是对人体动态美的一种表现。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对褶皱的应用仍需要延续其展现人体美的理念,在考虑人们审美形式的基础上,变化褶皱设计风格,丰富服装设计材料,完善服装设计工艺。在服装褶皱设计应用的时候需要设计者进一步理解人体、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实现对服装结构和材质的突破性设计,创新服装设计模式。服装设计师在应用褶皱艺术形式的时候要勇于打破时间和时装标准对服饰设计的限定,在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感受下,在服装设计中体现更高层次、更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理念,包括文学、哲学、经济学等,实现创新性的服装设计。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服装设计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服装设计提出了更个性化的要求。褶皱作为服装造型设计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设计应用能够提升服装的空间感、体积感,拓展服装设计的艺术审美形态,满足不同人们对服装设计的个性化需要。为此,服装设计师需要加强对褶皱设计艺术的重视,在更新、丰富和完善服装面料、工艺的基础上,应用褶皱创造出服饰设计流行新时尚。
[2]赵孟超,许旭兵.论悬垂性褶皱在服装造型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6-50.
服饰品是指整套服装中的配饰及装饰品,在服装设计与搭配中起到了辅助作用。服饰品在设计中的功用是不容小觑的。在服装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服装设计注重的不单单是单件或者整套服装的造型及款式的细节变化,更多被人们关注的则是服装的整体风格,搭配及设计中的完整性、一致性的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整体设计。在整体设计中,除了主体的服装设计以外,运用最多的设计手段就是服饰品设计。它为整体设计画龙点睛。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着整体服装设计的尽善尽美。我们所说的服饰品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帽子、鞋子、围巾等必须品,也有包袋、各类首饰等装饰品,无论哪一种服饰品,都必须围绕服装这个设计主体来表达设计想法。服饰品在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方位考量:
风格是指在设计中所遵循的风尚、格调。风格反映了设计的主旨,既包含了时代背景,又展现了个性风尚。不同的设计作品总能展现出迥异的设计风格:或传统、或前卫、或都市、或田园……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者的宏观想法给作品冠以各种风格的命名,但对于风格的实际表达就需要仔细的斟酌。
服饰品在设计中首先要与主体的设计风格一致,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在整体设计中占用大部分设计空间的服装。服装的款式造型变化表述了它所要表达的风格,反映着设计者的设计主旨,设计者可以通过裁剪、缝纫等一系列手段来完成自己的设计构想。同样,这些形式也应无一例外地表现在服饰品当中,设计者应广泛的将同一风格元素,巧妙的运用在服饰品设计当中。而这里所采用的服饰品除了要有同一元素的共性,还要有饰品所特有的装饰点缀性,同时更能完善此种风格的独特魅力,所以一般在服饰品设计中大多是夸张地再现,更是有趣味性和表现力。
色彩在任何一套设计方案中的作用都是第一位的,它总能给人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因而当主体服装色彩确定以后,设计者就会根据主体的色调来选择服饰品的色彩。而这些服饰品在整体服装中所占用的面积很小,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称之为主体色之外的点缀色。一般来说,选择点缀色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即服饰品的色彩与主体服装色调调和统一。这样的视觉效果会产生整体的完整性,让人很容易将服饰品与服装联系在一起,产生亲近感。服饰品从而很好地起到了扩大视觉感染力的作用,使整套设计活色生香,生动有力。在一整套色彩方案中,主体色不可能采用一种色彩,因此服饰品的色彩也要根据主体色彩的取向而定,可以选用主体色相同的色彩,也可以选用主体色调中的一种色彩。
即服饰品的色彩与主体服装色调形成对比或互补色搭配。在色相环中,我们把相距120°-180°之间的色彩称为对比色;180°的色彩称为互补色。如红-绿,黄-紫,兰-橙等色调都属于互补色的范畴,设计者在选择搭配服饰品时,往往根据主体色调来选择与之相对比或互补的色彩进行点缀,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画龙点睛。
即采用黑、白、灰、金银等无色彩作为服饰品的色彩,进行整体色彩的搭配和点缀。无色彩具有稳定、平和的视觉效果。这样的搭配形式一般是作用在主体色调本身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下。由于上衣下装自身产生强对比或互补,会给人们视觉冲击太强太刺激的效果,所以要采用某种色彩间隔其中,从而减弱视觉上的强刺激效果,达到整体和谐。所以服饰品中最常用的色彩就是无彩色系中提到的几种色彩,它们在服装整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明显。
服饰品的造型和款式要根据服装的整体造型和款式而定,在形态上形成同一因素。如一件衣服,我们可以说他的款式是男西服,那么他的造型是上宽下窄的T型。这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但同样适用于服饰品的设计之中。首先,我们要分析立体服装的造型特点和款式特点,找出同一因素,再应用在服饰品的设计之中。如整体造型采用了“巴洛克”的奢华与绚烂,款式细节采用了大量的“分割”“抽褶”的结构点。那在服饰品设计中就应该遵循这一主体路线,在制作手法上亦可大量采用分割、抽褶的形态。这就使人很容易在一套服装中找到共性,诠释主体。
款式、面料、色彩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材料的选用是作为服装设计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所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服装上,我们可以根据设计构思,选用与之相匹配的面料,在面料的花色,质地和外观效果上都可以反复斟酌。有时还可以根据目的和需要后期处理。因为服装要形成成品,必须通过材料的“软雕塑”来完成,这也是设计者格外关注的一个问题。当然,作为整体设计一份子的服饰品也应考量整体面料的配搭,将服装材料运用于饰品设计中。这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做法,如各种手工编织的饰品、围巾、帽子、鞋子……运用与服装同种面料缝制的包、帽子、围巾等。通过这些服饰品的搭配,可以比较容易的产生设计的整体连贯性,视觉效果较好。但在选用相同材料制作饰品的同时,我们应该多注意做工上的细节处理,不要过于粗糙,破坏了服装的整体效果。
在今天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阶段,服饰品虽然作为一个配角,却在服装行业崭露头角,魅力可见一斑。在国际服装潮流大形势的趋势下。中国年轻的设计者们羽翼日渐丰满,正在用自己充沛的精力和激情谱写着一首令人振奋的时尚之歌,从一届届青年设计师大赛中走来,从各行各业的精英中走来,从一所所艺术院校的高材生中走来……
[1]高山.提升现代服饰品设计市场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10,(16):57.